Telegram 官方頻道廣告審核通過指南

Fansgurus 小編  ·  建立於:2025-05-28 08:58:59  ·  更新於:2025-11-17 07:27:19

Telegram 官方頻道廣告審核通過指南
本文基於我在 Telegram 生態中連續六年的營運實戰,從 112 個頻道的系統化測試出發,總結出 Telegram 官方廣告審核機制的關鍵要素、常見失敗原因與可複製的成功範本,並分享如何借助 Fansgurus 等平台,在保證真實度的前提下安全放大頻道數據,實現廣告變現與長期成長。

在過去六年裡,我幾乎每天都與 Telegram 頻道、群組和機器人打交道。從最初單純做內容營運,到後來的自動化流量管理、數據轉化追蹤、渠道變現,我對 Telegram 整個生態,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完整理解。

直到 2024 年底,Telegram 官方正式推出「廣告投放系統」,對所有內容型頻道營運者和市場推廣人員來說,既是一個機會,也是一次挑戰。

起初,我對這套廣告系統並沒有特別在意,直到我在某個俄語客服頻道裡看到一則廣告——竟然是他們平台競爭對手的廣告,這等於是直接在他們自己的客戶頻道裡搶客。

這個瞬間點燃了我的好奇心,也讓我決定親自深入測試 Telegram 廣告投放的機制。

一、為什麼要關注 Telegram 的官方廣告系統?

Telegram 廣告投放本身並不新鮮,但真正讓我產生興趣的,是它的「審核機制」與「分潤邏輯」。

Telegram 的廣告系統不像 Facebook、Google 那樣高度智慧化,仍然保留大量「人工干預」與「規則審核」的環節。與此同時,只要頻道通過審核,就具備參與廣告分潤的資格。對擁有大量用戶的頻道營運者而言,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被動收入管道。

不過,很多人投放廣告都失敗了。問題往往不在於頻道不夠大,而是審核根本過不了。這也讓我更加堅定,要把這套審核機制研究透徹。

二、研究背景:我做了哪些測試?

為了這次系統性的研究,我一共操作了 112 個頻道,分別為自建、合作管理及客戶委託,涵蓋多種不同語言、多個主題(財經、音樂、生活風格、AI 工具、刷粉行銷、影視剪輯等)。

在這 112 個頻道中,我使用了以下策略來構建實驗對照組:

  • 頻道體量分級:將頻道成員數分別設定在 1000、3000、5000、1 萬、3 萬、5 萬、10 萬等不同區間。
  • 內容類型區分:有的頻道每天發純文字內容,有的重視配圖,有的則主打短影片。
  • 互動維度測試:我分別使用機器人模擬「按讚」「轉發」「留言」等互動行為。
  • 發布頻率設定:有的頻道一天發 1 則,有的維持一天 3–5 則的節奏。
  • 語言差異性:測試了中文、英文、俄文、印尼語、阿拉伯語、葡萄牙語等頻道。

在長達近 2 個月的週期裡,我每隔 3 天就向 Telegram 官方廣告後台提交一次申請,並記錄每次的審核狀態。

最終,在這 112 個頻道中,有 26 個通過廣告審核,86 個被拒。而也正是這些失敗,給了我最寶貴的經驗。

三、Telegram 廣告審核機制的核心要素

透過這上百次實驗,我逐步摸清影響審核結果的三個關鍵維度,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:

1. 頻道成員的真實度與活躍度

官方在審核時,首先看的其實不是內容,而是頻道成員的品質。這部分我用數據證實了幾件事:

  • 如果頻道擁有大量「虛假用戶」(例如短時間暴增或機器人行為明顯的帳號),幾乎 100% 會被拒。
  • 成員數量不是越多越好,「品質高、活躍高」比「純數字大」重要得多。
  • 以我的測試為例:一個 1.2 萬成員、平均每天有約 5% 活躍閱讀的頻道,比一個 5.3 萬成員、幾乎沒有活躍的頻道,更容易通過審核。

我的建議:

  • 頻道成長要穩定,避免短時間內暴漲;
  • 不要過度依賴機器人刷粉,或至少在申請廣告前預留 2 週以上的「淨化期」。

我在補頻道成員時使用的是這個平台,他們提供真實且高品質的 TG 頻道成員服務:

Fansgurus 粉絲大師平台: https://fansgurus.com/ref/0m4di

2. 頻道內容的發布頻率與品質(貼文數量與瀏覽量)

第二個影響因素,是頻道本身的內容活躍度。審核方非常在意頻道是否有持續發布內容,這些內容是否被真實用戶看到。

以下是我整理出的幾條規律:

  • 在送審前 30 天內,頻道至少需要發布 20 則以上內容;
  • 每則內容的瀏覽量,需達到總成員數的 15%–30% 以上;
  • 內容需為「原創或深度改寫」,而不是單純轉發。

例如:一個擁有 4000 成員的頻道,若最近 30 天內發布了 28 則內容,平均每則瀏覽數為 900–1500,並且搭配原創圖片或文字,那麼通過率非常高。

相反,那些只轉發別人內容、幾天才發一次貼文的頻道,審核基本都會被刷掉。

3. 頻道互動反應(按讚、轉發、留言)

這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——Telegram 其實在「暗中觀察」用戶對你頻道內容的反應數據。

我測試了三個實驗頻道,分別購買真實用戶的按讚與留言服務,觀察互動數據變化:

  • 頻道 A(按讚率約 8%,且有留言):成功通過;
  • 頻道 B(按讚率不足 1%,完全沒有留言):審核失敗;
  • 頻道 C(按讚率 10%,但內容存在敏感關鍵字):審核失敗。

這說明,即便互動數據漂亮,只要內容踩線,一樣會被拒。

我的建議:

  • 開啟 Telegram 原生的按讚反應(Reactions)與留言功能(透過 Comments bot);
  • 在貼文結尾引導粉絲做簡單互動,例如「如果覺得有幫助,請點 ❤️ 支持我們」;
  • 避免發布灰產、違規、敏感內容,即便是擦邊球也存在風險。

四、失敗案例拆解:哪些做法會直接導致審核失敗?

在那 86 個失敗案例中,我整理出 10 個典型原因,提供給你參考與避雷:

  • 頻道剛建立不久(小於 15 天);
  • 頻道在一天內暴漲 1 萬粉,被系統判定為買粉或刷粉,需要改為循序漸進;
  • 頻道內容存在「菠菜/色情/博彩/幣圈割韭菜」等敏感關鍵字;
  • 頻道內容只有轉發,幾乎沒有任何原創;
  • 完全沒有互動(沒有按讚、留言、連結點擊);
  • 長期停更的頻道突然送審廣告;
  • 頻道被頻繁檢舉(後台雖看不到,但系統會記錄);
  • 圖文排版混亂,整體缺乏「展示價值」;
  • 頻道語言與受眾嚴重不匹配(例如英文頻道,成員卻多數來自俄羅斯);
  • 頻道名稱或簡介包含敏感字眼或可疑連結。

五、成功案例拆解:如何打造一個「廣告合格頻道」?

下面分享一個我親自操作的成功範本:

頻道名稱:AI 工具精選頻道(英文頻道)

成員規模:約 8200 人,主要來自東南亞

內容頻率:每天 3–4 則,包含短文介紹 + AI 工具連結

互動數據:每則內容按讚比約 5%–9%,並開放留言區

成長方式:前期透過 Fansgurus 平台補充真實頻道成員,後期依靠 YouTube 影片導流與自然口碑裂變,沒有暴力刷粉

審核耗時:提交後第 2 天通過

廣告變現:每月約 300 USDT,足以覆蓋頻道營運成本

這個頻道讓我真正確信:只要你認真經營內容、用戶是真實的、互動是自然的,就一定有機會獲得 Telegram 官方的信任。

六、最後總結:給想做 Telegram 廣告的幾點建議

  • 頻道是由真實用戶累積而來的資產,前期可以適度借助 Fansgurus 的真實頻道成員服務作為過渡,但不要過度依賴。
  • 日常內容發布與用戶互動同樣重要,不能只靠搬運與刷量堆數字。
  • 提早規劃頻道定位,最好選擇垂直細分領域,方便形成穩定的受眾標籤。
  • 不要急於求成,至少連續穩定營運 30 天後再提交廣告審核。
  • 可利用外部社群導流,例如 YouTube、Twitter、TikTok 等,為頻道持續注入新流量。
  • 保持對平台政策的敏感度,避免觸碰紅線內容與高風險主題。

結語

Telegram 的廣告系統仍在持續優化與迭代中,但它所強調的「高品質頻道內容 + 真實粉絲群體」這條路線,已經可以預見會是未來的主流趨勢。

作為一個在 Telegram 生態深耕六年的營運人,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少走一些彎路。也祝你在官方廣告投放這條路上,走得穩、走得久,最終實現變現與影響力的雙贏。

如果你在 Telegram 頻道營運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,歡迎隨時留言或私訊交流。我也會持續分享更多實戰經驗。

Telegram
WhatsApp